0769-82801009

519929611@qq.com

巴菲特斥資290億抄底,臺積電跌成「白菜價」?

2022-12-07 00:36:01 147小編

  11月14日,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提交了13F季度報告。報告顯示,三季度伯克希爾斥資41億美元(約290億人民幣)大幅買入臺積電。

  報告發(fā)出后,第二天臺積電美股漲超6%,受建倉消息刺激,半導體板塊整體大幅拉升。

  這是“股神”巴菲特近三年來首次大規(guī)模重倉硬科技公司,巴菲特也由此一舉成為臺積電的第五大股東。

  “別人恐懼時我貪婪,別人貪婪時我恐懼”,“股神”的此番操作,著實讓人難以捉摸,因為今年半導體行業(yè)已經進入下行周期,整體表現并不樂觀。

  芯片難逃“寒冬”周期

  縱觀全球,半導體行業(yè)近期都已出現衰退,正在進入凜冽的“寒冬”期,這和下游消費萎靡不振、庫存嚴重過剩存在很大關系。

  在疫情爆發(fā)初期,下游對數字產品消費需求激增,助長了半導體行業(yè)對未來市場前景的樂觀情緒,業(yè)內企業(yè)普遍認為,未來行業(yè)有望進入強勁增長期。與此同時,芯片短缺問題也日益凸顯,這導致部分廠商有意提高庫存,用來防范可能出現的供應風險。

  但出乎意料的是,伴隨著疫情反復和全球經濟衰退,人們收入大幅縮水,與此相對應,下游消費需求疲態(tài)盡顯。明顯體現便是電子消費下降,今年三季度,全球PC出貨量約6800萬臺,同比下降19.5%;全球手機出貨量約3.02億臺,同比下降9.7%,手機出貨量已經是連續(xù)一年多下滑。

  下游電子廠商紛紛叫停訂單,上游半導體企業(yè)受到波及。三星第三季度營收下降31.39%;海力士三季度利潤大跌60%;美光科技6-8月營收同比下降約20%,凈利潤下降45%;高通將本季度的營收指導數據下調25%;超威半導體本季度其個人電腦處理器的銷售額將同比下降40%;英特爾計劃到2025年削減100億美元的成本。

  巨頭們都已感受到市場的“寒氣”,傳導至二級市場,企業(yè)股價紛紛腰斬。美光科技年內累計跌幅達46%,總市值累計蒸發(fā)超471億美元;臺積電從145美元/股高點持續(xù)下跌,跌幅一度接近60%;英偉達一度跌超80%;超威半導體整體跌幅超67%;英特爾整體跌幅超65%。

 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,從巨頭們的股價變化上也可以佐證,全球經濟衰退已經蔓延至半導體產業(yè),行業(yè)或已進入凜冽的“寒冬”期。

  對于昔日處于全球科技頂峰的芯片巨頭們來說,也許,今年已經走到掉頭轉向的十字路口了。

  優(yōu)質股也會“白菜價”?

  按照巴菲特一貫的投資風格,他喜歡抄底“白菜價”的優(yōu)質股,那么臺積電的優(yōu)質體現在哪?現在的81.4美元/股的臺積電,是不是已經跌成“白菜價”了?

  先來看股價,2022年以來,臺積電股價從145美元/股高點持續(xù)下跌,跌幅一度接近60%,10月底,股價觸及兩年來*點,低至59.5美元/股。不過,進入11月以來,股價有所回升,漲幅已經接近35%。但盡管如此,和最高點相比,股價仍然處于相對低位。

  “白菜價”的說法可能有所夸大,但股價腰斬,這對投資者來說的確很有誘惑力。

  股價低的企業(yè)有很多,為何巴菲特押注了臺積電?再來看臺積電的基本面,10月單月,臺積電銷售額達2102.7億臺幣,同比增加56%。就全年來看,雖然整體行情嚴峻,但臺積電業(yè)績逆勢上漲,前10個月,臺積電銷售總額達到1.85萬億臺幣,同比上漲44%。

  把時間線拉長,從過去十年來看,臺積電業(yè)績一直持續(xù)增長,營收從150億美元上漲至600億美元,具體到利潤上,平均利潤率高達38%。

  資本看多一家企業(yè)的原因,一定離不開企業(yè)的業(yè)績增長和盈利能力。從財報數據來看,第三季度臺積電營收上漲48%,而凈利潤同比上漲80%,這兩組數據也有力說明,在行業(yè)下行時期,臺積電的盈利能力在進一步增強。

  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第三季度臺積電的毛利率達到60.4%,環(huán)比上漲1.3%,這個數據遠超市場預期,也再次刷新了歷史記錄。因此從基本面上看,稱臺積電是優(yōu)質企業(yè),并非浪得虛名。

  巴菲特偏愛有強大競爭壁壘的企業(yè),這條鐵律放在臺積電上依然適用。

  芯片,代表著全球*進的前沿科技。經過數十年大浪淘沙,臺積電已穩(wěn)坐全球芯片代工龍頭寶座,在技術上遠超同行。

  市占率,這是最直觀的反映,臺積電在7nm工藝和5nm工藝上,市場占比分別高達85%和90%。就整體來看,2022年臺積電的市占率高達53.4%。排名第二的是三星,2022年市占率為16.5%。第三名是聯(lián)電,同期的市占率僅為7.2%??梢钥吹剑_積電在市場占有率上完全碾壓同行,是妥妥的全球*。

  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,單從股價低、業(yè)績好等維度看,并不能直接構成投資的判斷標準。但在同時面臨行業(yè)收縮和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時,臺積電營收增加、盈利能力持續(xù)增強,并且本身擁有強大競爭力,這或許是影響“股神”判斷的重要因素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巴菲特很少投資科技股,他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,科技企業(yè)變化速度快,很難判斷企業(yè)的競爭優(yōu)勢。這次重倉臺積電,似乎和此前一貫的投資風格背道而馳了,這個操作的背后說明了什么?

  “股神”的變與不變

  截至9月末,伯克希爾所持股票總計市值為2960.97億美元,買入臺積電后,臺積電位于伯克希爾所持股票第十名,占總倉位比例為1.39%,其余前九位股票按比重從高到低依次為:蘋果(41.89%)、美國銀行(10.33%)、雪佛龍(8.05%)、可口可樂(7.59%)、美國運通(6.93%))、西方石油(4.05%)、卡夫亨氏(3.68%)、穆迪(2.03%)、動視暴雪(1.51%)。

  巴菲特的持倉動態(tài)一直備受市場關注,他對科技企業(yè)投資較少。此前,在科技領域投資最成功的案例是蘋果。2016年,巴菲特首次買入蘋果,隨后幾年陸續(xù)加倉,隨著蘋果股價大漲,巴菲特所持股票市值從360億美元上漲到1600多億美元,在蘋果身上狂賺了1200多億美元。

  巴菲特尤其偏愛消費企業(yè),比如可口可樂、卡夫亨氏、喜詩糖果等,在投資消費企業(yè)上,巴菲特戰(zhàn)績頗豐。

  以投資可口可樂為例,1988年,巴菲特斥資4億美元首次買入可口可樂,兩年后加倉4億美元,1994年第三次加倉3億美元。隨后,市場進入大牛市時期,可口可樂股價逐漸爆發(fā),巴菲特的投資也在33年間翻了15倍。

  對喜詩糖果的投資回報率也異常驚人,1972年,巴菲特以2500萬美元買入喜詩糖果,這只股票巴菲特拿了長達五十年,截至目前持股總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,投資回報率翻了80倍。

  可以看到,在投資理念上,巴菲特信奉價值投資、長期主義,在選中標的后敢于長期重倉。在選股方向上,巴菲特比較偏愛消費股,他認為科技型企業(yè)變化太快,技術更迭太快,無法判斷企業(yè)的競爭優(yōu)勢能否長期保持。

  實際上,巴菲特并非是看不懂科技股,他這種說法恰恰是因為比較了解科技企業(yè)??萍夹推髽I(yè)技術更迭日新月異,因此很難判斷競爭優(yōu)勢的穩(wěn)定性,不像可口可樂、沃爾瑪、卡夫、寶潔等企業(yè)一樣,巴菲特能非常自信地做出預測。

  因此對于此次重倉,外界也存在質疑,臺積電會不會成為下一個“IBM”。2011年底,伯克希爾買入6390萬股IBM股票,總投資達108億美元,這是巴菲特有史以來*一筆單一股票投資,也是屈指可數的在科技領域的重倉。一如他本人公開發(fā)表的觀點,果然未能準確預測IBM的發(fā)展走向,2017年底,巴菲特兜售了約95%的IBM股票,最終選擇了割肉離場。IBM也成為了巴菲特投資歷史上少有的“失誤”案例。

  巴菲特明知難以預測科技股走勢,也曾有過“失誤”案例,但三季度依然選擇了重倉臺積電,此番操作,或許并不僅僅是因為臺積電的自身質地。

  近三年來,世界格局進入大洗牌階段,芯片巨頭們股價紛紛腰斬,對于普通人來說經濟下行意味著危機和陣痛,但對于巴菲特而言,危機背后蘊藏著大機遇。

  隨著科技股暴跌,巴菲特開始調整倉位,多次出手抄底科技企業(yè),先后買入亞馬遜、惠普等科技及金融企業(yè),似乎正在改變相對單一的選股喜好。因此一定程度上來看,重倉臺積電可謂是巴菲特在特殊時代背景下的選擇。

  “股神”的每次持倉變化,都會引發(fā)全球關注,也會引起上下游企業(yè)股價變動,甚至會極大促進一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不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,此次重倉臺積電,到底能否提振芯片行業(yè)的景氣度,再次向世界證明92歲高齡依然寶刀未老,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
  • 聯(lián)系人:石老師/丘老師
  • 電話:15818402896 / 15019229965
  • 郵箱:qiufukang2007@163.com
  • 主辦單位:東莞市橫瀝瀟灑職業(yè)培訓學校
  • 技術支持:廣東智造人才信息技術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招生熱線:0769-82801009